close

肥胖發病率,肥胖增長,肥胖不斷提升,肥胖年齡逐年下降,全球人口肥胖,芙姵爾生醫,專業醫師團隊,朱俊男醫師,中國醫藥大學,臺大醫院,中山醫

肥胖,慢性炎症和乳癌

肥胖的定義

全球人口中肥胖發病率不斷的增長,且肥胖發病年齡正在逐漸下降。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將體重指數(BMI≥30 kg/ m2定義為肥胖或代謝不良,透過腰臀比(Waist–hip ratio,WHR)測量腰圍和臀圍的比例是肥胖或代謝不良的另一種常用度量,WHR≥ 0.85的婦女被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肥胖及代謝不良的風險大大增加。

肥胖,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體重指數,BMI,腰臀比,WHR,代謝不良,世界衛生組織,風險增加

 

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

肥胖是引起代謝和心血管疾病的公共健康問題,亦是包括乳癌在內的多種癌症的危險因素[1]。研究發現肥胖與罹患乳腺癌的風險相關(尤其是在絕經後的女性中),也是影響乳腺癌復發和生存預後的不利因素

肥胖引起的健康問題,代謝症候群,心血管疾病,多種癌症,癌症,危險因子

 

乳癌,肥胖,罹患乳癌風險,影響乳腺癌復發,生存預後的不利因素,肥胖患者生存率較差,肥胖導致癌症死亡風險,增加30%

與非肥胖女性乳癌患者相比,肥胖患者的生存率較差,其復發或死亡的風險增加了約30[2]

 

肥胖相關的因素,肥胖,乳腺癌,激素,hormones,血脂,lipids,脂肪因子,adipokines,促炎因子,pro-inflammation factors,乳腺癌的發展

研究指出肥胖相關的因素,如激素(hormones)、血脂(lipids)、脂肪因子(adipokines)和促炎因子(pro-inflammation factors)與乳腺癌的發展有關[3, 4]

脂肪組織

脂肪組織(adipose tissue,AT)由多種細胞類型組成,包括脂肪細胞(adipocytes)、脂肪前細胞(preadipocytes)、免疫細胞(immune cells)和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等。脂肪組織(AT)為乳癌微環境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與腫瘤相鄰的乳脂肪組織(mammary adipose tissue,MAT)在乳癌的發展和進程中扮演重要的作用[5]

 

脂肪組織,adipose tissue,AT,由多種細胞類型組成,脂肪細胞,adipocytes,脂肪前細胞,preadipocytes,免疫細胞,immune cells,內皮細胞,endothelial cells

 

熱量攝取過多導致

熱量攝取過多導致,甘油三酸酯,熱量攝取過多,熱量消耗減少,導致脂肪細胞增生及肥大,白色脂肪組織,WAT,生理功能,慢性發炎,類固醇激素,脂肪因子,巨噬細胞,細胞癌化,腫瘤進展,腫瘤轉移

在脂肪細胞中,正能量平衡導致多餘的熱量以甘油三酸酯的形式存儲,當熱量攝入過多或熱量消耗減少會導致脂肪細胞增生及肥大,這些狀況改變了白色脂肪組織(white adipose tissue,WAT)的生理功能,導致類固醇激素和脂肪因子的分泌失調,並使脂肪細胞死亡和巨噬細胞聚集,形成慢性發炎,研究發現這種改變與細胞癌化、腫瘤進展和轉移有關[6, 7]

 

脂肪過多的風險

脂肪過多的風險,發言機率提升,超重3.2倍,肥胖6.9倍,乳腺脂肪組織,雌激素

肥胖造成脂肪組織發炎(Adipose tissue inflammation)可能與乳癌風險息息相關。脂肪組織發炎的特徵是具有浸潤巨噬細胞,其圍繞死掉的脂肪細胞形成的形態被稱為冠狀結構(crown-like structures,CLS)[8]。於2017年的研究顯示,在大多數接受保乳手術的乳癌患者(107名患者)中,其乳腺脂肪細胞大小與靠近腫瘤的乳腺脂肪組織中冠狀結構(CLS-B)在呈正相關。超重(BMI:25.0–29.9 kg/ m2)和肥胖(BMI≥30.0 kg/ m2)患者的冠狀結構(CLS)比重分別比正常體重患者高3.2倍和6.9倍[9]。研究發現,乳腺脂肪組織中冠狀結構(LS-B)與NF-κB的活化和增加促炎因子(pro-inflammation factors) (包含IL-1β、IL-6和TNF-α)的表達的有關,而NF-κB信號的活化和芳香化酶(aromatase)(也被稱為雌激素合成酶(estrogen synthetase)是雌激素生物合成的關鍵酶)有關,進而影響雌二醇(estradiol,E2)的表達[10]。而肥胖相關的白色脂肪組織WAT炎症導致的局部產生的雌激素,可能為絕經後婦女激素依賴性乳癌發展的原因之一[7, 11]

控制飲食結合運動逆轉炎症

控制飲食結合運動逆轉炎症,肥胖婦女,減肥飲食,降低BMI,腰圍,蛋白,脂肪組織,芳香化酶,脂肪細胞

研究發現肥胖婦女透過熱量限制減肥飲食和持續運動,降低BMI及腰圍,可以逆轉發炎的狀況,可以減少全身炎症標誌物,包括C反應蛋白和IL-6[12]。在小鼠模型的研究中,減少熱量攝入可逆轉與高脂肪餵養相關的脂肪組織炎症和芳香化酶的升高,熱量限制防止體重增加,並讓炎症顯著改善,使乳腺脂肪細胞大小的減少,降低脂肪細胞死亡及巨噬細胞聚集,促使脂肪組織炎症的消退與NF-κB結合活性的顯著降低以及降低了促炎因子,芳香化酶的表達[13]

結論

肥胖與癌症的距離結論,超重,肥胖,復發率,炎症,腫瘤,乳癌患者,肥胖增加30%,癌復發風險,健康飲食,規律運動,逆轉發炎的脂肪

超重和肥胖與乳癌的發生和復發率關係密切,而肥胖、炎症和腫瘤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會影響雌激素的表達,和影響絕經後的乳癌患者其腫瘤的發展。這些研究顯示,肥胖症會使乳癌患者的復發和死亡的風險增加30%,為了預防乳癌,需要提高婦女對自己體重的重視,這可以透過低膽固醇/低飽和脂肪飲食和定期運動來控制正常的體重,因此應積維持適當的飲食和規律的運動等習慣保持健康的體重。

 

參考資料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芙姵爾生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